最新消息

2013-12-13
馬觀適先生榮獲「第六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傑出人物獎」

香港“打桩大王”马观适乐当“快乐义工” 

  上世纪70年代时,他是香港打桩界唯一的一张华人面孔,曾为香港250多个屋村的建筑工地打桩,被称作“打桩大王”。如今,年近八旬的他却说,“义工”才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角色。他就是香港著名实业家、香港成业打桩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观适。

  “做义工对我来说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,只要是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帮助到人的,都是做义工。”马观适近日在广州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“快乐义工”理念,刚刚被评选为“2013南方·华人慈善盛典”十大慈善人物的他表示,希望亲力亲为来带动年轻人加入义工队伍。

  马观适祖籍广东江门新会,1987年,他回乡祭祖时发现家乡一所小学校舍破旧、桌椅破烂不堪,于是决定捐资建校。从这以后,他对家乡的捐助贡献就再也没停过,兴建老人康乐文化中心、援建桥梁道路、捐建新会中医院门诊楼……26年来,马观适累计为家乡慈善公益事业捐款近7700万元人民币。

  除了捐资支持家乡的慈善公益事业,马观适还投身到义工队伍中,2007年他成为江门市的注册义工,受聘为江门市义工联荣誉主席。马观适回忆说,自己的第一个义工服务是到五邑大学为大学生举办讲座,向建筑系学生传授打桩技术和知识。

  马观适告诉记者,早年他忙于生意,做慈善时多数是出资捐助,到了晚年,他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,用他自己的话说“以前是出钱,现在是出钱又出力。”他认为,做生意成功之后应回报社会,而他回报社会的方式就是身体力行地做义工。

  “其实做义工非常简单,别人不开心,你开解一下他,一样是做义工;有一碗饭,别人没饭吃你给一些他吃是做义工;别人在街上摔倒,你去扶起来,这也是做义工。只要是能帮助到人的,都是做义工。”马观适认为,自己在为他人排忧解难的同时得到更多的是快乐。

  熟悉马观适的人都说,他不爱穿名牌西装,常常是一身义工服,一条牛仔裤就出门了。马观适认为,自己朴实、乐善好施的性格深受母亲影响,年幼时父亲离去,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他成长,同时教会他做人。“母亲教我接受了别人的帮助,就要懂得报恩。如果我赚了100块钱,我会将30块给我太太,30块钱给我妈妈,我自己留40块钱,这40块钱我用来做慈善。”马观适说。


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





上一則   |   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

好人好事好產品